发布日期:2025-07-05 14:56 点击次数:190
孩子将来有没有出息,很多时候,跟他的性格有关。
而性格,由习惯决定。
一个家里,子女没出息,父母大多有4个“穷习惯”,希望我们一个没有。
一:天天埋怨孩子,嘴上从没好话
我身边有些父母,一张嘴就只会抱怨、埋怨。
“你看看人家,怎么就那么厉害?”
“你除了惹祸,还会干啥?”
“你一天到晚光知道玩,你将来能有什么用?”
你知道吗?经常数落孩子,打压孩子,真的会让他觉得自己不好、差劲。
我一个邻居阿姨,天天说她儿子。
孩子成绩不好,她就骂:“我天天早上做饭给你吃,你都白吃了。”
孩子稍微犯点错,她立马吼:“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个没出息的!”
她儿子真的就觉得自己“笨”、“只会吃”、“没出息”。成绩每次都垫底,一直不愿意学习,说自己不是那块料。
后来,她儿子实在不想学,早早出去打工,也是怕苦怕累,一份工作做不了三个月就要换。
最后,还要父母努力赚钱给他花。
邻居阿姨天天叹气:“我真是命苦,咋就养了个这么没出息的。”
“养了个这么没出息”的这话,她从孩子小时候说到现在,结果,真的把孩子养成了“没出息”。
父母的语言,是有力量的。
你天天说孩子“没出息”、“没用”,孩子慢慢就没了自信,真的觉得就是这么差。
所以,想让孩子将来好,我们就少一些埋怨、数落、嘲讽。
这样,孩子的自信才不会被磨灭掉。
二:啥活都舍不得让孩子干,孩子成了“少爷小姐”
很多家长,自己小时候吃的苦多。于是当了父母后,就舍不得让孩子吃一点“苦”。
孩子吃饭碗都不用端,吃完筷子一扔就走人。
他连自己的内衣服都不用洗,往盆里一放,父母帮洗到大。
家务活更是一点不沾,甚至你刚拖完地,他就把垃圾扔地上。
这样的孩子,很少有责任心和感恩的心。
我亲戚家就是这样。
他闺女初中毕业,啥家务都不会做。
以前是奶奶心疼,什么都替她做,后来妈妈也说:“学习重要,别分心干家务。”
结果孩子一到外面上学,啥都不会,连床单被子都想要室友帮她叠。
而且,室友平日里帮她忙,她觉得理所当然,一声谢谢都没有。
后来,她渐渐没了朋友,一天到晚说大家都不喜欢她,不想上学了,令家里人头疼不已。
一点活都舍不得让孩子干,你以为这是心疼孩子?
其实,是在害孩子。
小时候啥都不让他干,长大了,遇事只能靠别人。
所以说,舍不得让孩子吃苦,最后苦的还是孩子自己。
三:家里没规矩,孩子想干啥就干啥
家里没规矩这个习惯,很多人不觉得是“穷习惯”,其实害处特别大。
我一表姐家,她儿子是独生子,从小到大就是“全家最小的皇帝”。
家里来了亲戚,孩子横冲直撞,一点儿也不顾及别人感受,大人还觉得他“活泼”;
吃饭把自己喜欢吃的全扒拉碗里,也不管别人吃不吃得到,家里人只表示歉意:“这孩子不懂规矩,长大就好了。”
没有规矩,自然没什么自控力。
他一放学回家,就一直拿着手机打游戏。除了不干正事,其余想干啥干啥。
家里人说一句,他就顶嘴,急了还摔东西、跟家人对骂。
表姐这才急了,可是孩子已经长大,想管已经来不及了。
我见过太多家长,孩子小时候没规矩,家长不教,还偏袒:“孩子还小,长大就好了。”
没有规矩的孩子,小时候觉得自由,长大了却发现,做什么都难。
因为小时候家里不教,等社会教他的时候,吃了苦、碰了壁,后悔都来不及。
四:家里天天吵闹,亲人之间没个好脸色
俗话说,“家和万事兴”。
可有些家庭,大人一张嘴,不是数落就是吵架,孩子整天生活在鸡飞狗跳的环境里,心里能踏实吗?
我一朋友,从小家里就不太平。
他爸妈三天两头吵架,大到钱怎么花,小到谁洗碗、谁做饭都能争一上午。
有时候还动手,摔盘子踢椅子,弄得左邻右舍都知道。
朋友从小就学会了躲,放学不敢回家,宁愿在外头晃到天黑。
家里气氛不好,孩子也变得沉默寡言,心里总觉得不安全。
这样的家庭,孩子即便吃得好、穿得好,有书读,也很难有出息。
因为家里没有温暖、没有安全感,孩子回家就觉得害怕。
大人老是吵,谁都没有耐心跟孩子好好说话,孩子遇到点烦心事,也不愿意跟大人说。
还有些人,总喜欢在孩子面前数落家里人——
“你爸这人没用,啥都指望不上!”
“你妈脾气怪,整天板着脸!”
“家里全靠我一个人撑着,累死了!”
你以为孩子听不见,其实他们心里门儿清。
家里人彼此看不起,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,耳濡目染,脾气也会变得怪、变得暴躁,要么就是极度自卑、没有安全感。
其实,家和了,什么事都顺。家里闹腾,孩子的心也跟着乱。
说到底,家庭气氛,就是孩子成长的土壤。
土壤好,苗才能长得壮;土壤差,苗再怎么浇水都长不起来。
上一篇:58岁梁实结束第29次高考,考前表示有希望超过500分,考后感觉每一门都没考好
下一篇:没有了